接班人出線 看3大關鍵

綜觀電子5哥找接班人,可以歸納出國際觀、創造力與執行力,是勝負關鍵。

國際觀

不像美國或大陸企業,有龐大內需市場支持,台灣企業的客戶遍布全世界。過去電子5哥都是一卡皮箱走天下,打出一片江山。郭台銘的有名故事就是,當年他忙於跑客戶,甚至有2年時間都忘了給家裡生活費,靠著已故的妻子林淑如幫他持家,才讓他沒有後顧之憂。

林百里也曾拿著當時廣達自己開發的NB到世界各地找客戶,曾被客戶丟在地上,但他卻撿起來笑稱:「這樣丟都不會壞,廣達的品質真的很好。」

雖然這些老前輩過去在全球扎下了深厚的根基,但是未來的領導者會面臨全球化的更多挑戰。郭台銘在今年尾牙就強調,未來產業結構調整,全球競爭上會有更多貿易保護主義與法規,這些都是未來新一代接班人要面對的挑戰。

以鴻海來說,現在接班呼聲最高的,是鴻海資訊系統整合與服務產品事業群總經理簡宜彬,過去他不但曾經參與大陸龍華廠創建,也被派赴美國布建鴻海美國供應鏈,負責鴻海CMMS商業模式建立,在全球各地廣設據點,是鴻海內部營收最大部門,國際化的程度堪稱第1。

創造力

不管是代工或品牌,未來的競爭,由於各大廠已經把成本結構壓縮到極限,所以即使連過去最單純的EMS專業代工,也都開始積極布局研發,不管是代工的鴻海、廣達和仁寶(2324),還是品牌的雙A宏碁與華碩,不管金融風暴如何影響,對於研發只有一個選擇,就是加碼再加碼。

美國耶魯大學管理學院的Barry Nalebuff與紐約大學商學院的Adam Brandenburger兩位教授提出了「競合理論」(Theory of Co-opetition),其中提到最好的賽局,是玩家要創造出屬於自己的賽局,而不是參與其他人的賽局。這個特質又以華碩執行長沈振來最具代表性,早在華碩幾年前在主機板市場的競爭,還與技嘉(2376)、精英(2331)等廠呈膠著,在施崇棠提出巨獅計畫,才一舉拉開與其他競爭者的距離,其背後策畫就是沈振來。近年來讓華碩一戰成名的Eee PC,更由沈振來一手操刀,顛覆了過去PC市場只能往效能更高的方向前進的慣性。

執行力

執行力本來就是個熱門題材,但是執行力的好壞看似科學,卻又像是一門藝術。以台灣雙A的華碩與宏碁來比較,這幾年宏碁市場排名持續維持高成長,華碩卻在去年遭遇亂流,其差別就在於執行力。華碩在過去4年雖然獲利都是績優生,卻始終無法達成年初訂下的NB出貨目標;而宏碁雖然獲利不如華碩,卻是每年達陣,甚至超越目標,當這種執行力的基礎遇到金融海嘯,便立見高下。

而能夠驅使宏碁目標達成率這麼高的力量,就是來自於總經理蘭奇對數字管理的超強能力,宏碁的主管表示,同樣的一份調查統計,宏碁拿得到,對手也有;但蘭奇就是可以在裡面看出策略,然後訂出激發宏碁員工潛力的目標,讓宏碁的業務大會,不會淪於拍胸脯大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阿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