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 勿妖魔化關心公共事務的年輕族群

最近,馬英九競選團隊「台灣加油讚」發言人殷瑋因為一場過往的辯論,成為民進黨攻擊的對象;而這個事件也引起社會大眾對政黨與政治人物應該如何看待年輕族群參政、從政的討論與省思。 


     二○一二年總統大選雙英民調數字常常呈現五五波,互有領先、處處驚險。或許因為一般的政治市場已相當「涇渭分明」,選民心中藍綠各有定見,不容易「挖牆腳」,因此這次大選,雙英陣營都全力爭取年輕選票;百萬「首投族」甚至被認為是民調至今始終膠著的雙英的勝出關鍵。民進黨候選人蔡英文在黨內初選登記時即帶著大批首投族同行造勢,在政黨提名確定後,更率先推出被稱為是「舔舌妹」的廣告,以幽默方式呈現一位年輕女孩「天天倒數計時、期待政黨輪替」。廣告推出後,外型出色的女主角立刻成為話題。 

     馬英九競選團隊當然也想拉攏年輕族群的認同,推出充滿熱鬧活力的「台灣加油讚」,並邀來七年級生殷瑋擔任發言人。不料,部分媒體「爆料」指出,殷瑋曾在北社針對ECFA所舉辦的辯論中,站在反方立場,思路清晰且辯才無礙的他,當時還曾獲得最佳辯士。部分媒體及綠營政治人物因此質疑殷瑋立場前後不一,之前辯論時對ECFA提出了種種批評,現在竟然擔任馬英九競選團隊的發言人。 

     辯論比賽的特質或者說價值之一,就是通過辯論,將一件事情、一個主張或者一個政策的正反思考依據、意見和影響,同時呈現,幫助辯論雙方、社會輿論以至於有能力和權力做決定的人,可以更多元、周延地思考問題。辯論進行的方式,也不是根據參加辯論者本來的主張決定他要以正方或者反方的立場辯論,通常是以抽籤決定。因此辯論者的論點並不一定代表他本來的想法,他只是盡忠於被分配到的立場,竭力進行辯論而已。 

     民進黨內同樣也是年輕新生代的政治人物,應該不會不理解辯論的這個基本性質。既然如此,他們何必要對一位和他們一樣,也想以政治活動展開社會參與的學弟、後輩如此殘忍、是非不分的指控呢?難道,其實重點不是什麼首投不首投,不是什麼年輕不年輕,重點是你支持誰。因此,儘管民進黨口口聲聲表示,社會大眾應該多多鼓勵年輕人關心公共事務、投身政治活動,但其實骨子裡是「鼓勵年輕人投身、認同並加入與民進黨有關的候選人與政黨活動」,如果年輕人投入的是其他政黨或者候選人的陣營,那管你是首投族、網軍還是年輕族群,就一律修理到底。 

     過往,民進黨對年輕族群耕耘較多,相較於國民黨,民進黨大概自認為對年輕人更有吸引力,甚至有更好的掌握度。然而,以殷瑋曾經參與過的某個辯論來攻擊他的立場與人格,綠營這次有可能是踢到鐵板了。針對殷瑋事件,臉書已發起反媒體與政治力醜化辯論、以政治鬥爭辯論的活動連署,參與連署者包括台大、東吳、政大、中山、東海、淡江等曾參加辯論社團的成員。發起人強調,這項活動的目的並不是在力挺殷瑋,而是抗議辯論比賽的本質遭到扭曲,因此希望發起這個活動保護辯論賽。 

     民進黨長期在年輕族群中擁有較高的能見度,過去,支持民進黨的年輕族群的活動力與企圖心比較明顯,這可能也造成了某種迷思,以為民進黨才是年輕族群的「菜」,不過,就像愛台灣不是民進黨的專利,年輕族群可並不是某個政黨的禁臠。國民黨長期被譏笑為恐龍、被認為不擅長於經營年輕族群,但經歷了這麼多選舉,民進黨可能得了解一件事,那就是國民黨也會學習、也會成長;事實上,二○○八年總統大選,馬蕭拿下了六三%首投族的選票,比其總得票率還高。如果國民黨懂得要改變自己、吸引年輕人,也不是一件壞事,起碼通過政黨的努力,讓台灣的政治有了更多清新的力量加入。 

     年輕人的可貴,就在於他們未經世故的政治操作,沒有太多成見,仍保有開放與熱情的心胸,這是台灣社會的集體資產。因此,無論是民進黨還是國民黨都必須學習自我克制,不要把支持對方的年輕族群妖魔化。請以寬容、公平、成熟的態度,鼓勵年輕人更積極參與公共事務──不論他們支持的是哪個政黨、哪個候選人。

from: http://news.chinatimes.com/forum/11051402/112011062600327.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阿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